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0-06-05
“用激素催熟的香蕉,千萬別吃!”
“無籽西瓜用了避孕藥,會引起性早熟”
每到“吃瓜”季節,總會出現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說法, 水果使用激素是真的嗎?“激素”促進植物生長、成熟的同時對人體有害嗎?水果該怎么選,怎么吃?
給水果催熟的“激素”是什么?
催熟水果的激素又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種植物外源激素,具有調節和控制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常用的乙烯利是其中之一。
可能聽起來比較陌生,但是你經常吃的香蕉、芒果等一些熱帶水果,要想從遙遠的南方運到北方,又得保證品相完美,沒有磕碰,目前基本上都是將水果成熟前收獲,并在上市前使用少量、低濃度的乙烯利催熟。
在乙烯利沒被發現之前,人們就會利用植物激素催熟水果,比如我們會把熟透的蘋果和硬邦邦的柿子放在一起,就是為了讓蘋果釋放出植物激素來催熟柿子。
據記載,一百多年前埃及人種植無花果,在結果實后不久,果農就會在無花果樹上劃出一些口子,說是可以讓果實更大,成熟更快。同樣,中國種植核桃的農民在核桃長出果實后,也會在核桃樹上砍出傷口,讓核桃長得更大。
后來,科學家從成熟的蘋果中分離檢測到乙烯的存在。果農砍傷無花果樹樹干,是因為樹干能釋放出較高濃度的乙烯,加速無花果成熟,核桃也是同樣的道理。
隨著氣相色譜技術的應用,乙烯才被正式確定為植物激素。但是由于乙烯不易搜集存放,通過人工合成,制成能釋放乙烯氣體的化學物質乙烯利,稀釋后的乙烯利被水果吸收后會轉化成乙烯,促進水果成熟。
此后,乙烯利逐漸被廣泛應用到水果的催熟保鮮。
香蕉中乙烯利殘留的安全限量是多少?
雖然乙烯利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安全的,但是拋開劑量談安全性,都是不可信的!
在我國,所有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都需要嚴格按照《農藥管理條例》進行申辦登記,而且需要明確化學名稱、理化性質、毒性、制劑形式、作用特性和應用范圍。這就說明植物生長調節劑就是農藥,大部分都有副作用!即使是低毒,積累到一定程度依然會影響身體健康。
那么水果中的乙烯利殘留限量多少是安全的呢?
使用40%的乙烯利水劑,以香蕉為例,得出以下結論:
一、不同貯藏溫度條件下,乙烯利在香蕉中的消解半衰期存在一定的差異,溫度越高,乙烯利的降解速度越快;乙烯利容易分解,隨著貯藏時間在香蕉中的殘留量會下降。
二、施藥的劑量越大殘留量越大,隨著時間推移,乙烯利殘留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另外,乙烯利在香蕉蕉肉中的殘留量比其在香蕉全蕉中的殘留量低。
三、七成熟的香蕉用來催熟是最安全的。乙烯利在催熟香蕉時,可合理使用方法為1000毫升/千克的水劑進行浸泡催熟,22℃時施藥與食用間隔7天;16℃時施藥與食用間隔為18—21天。
因此,根據國標GB2763規定乙烯利在香蕉、菠蘿、獼猴桃、荔枝等蔬果的殘留量均不得超過2毫克/千克。正常情況下,乙烯利被植物吸收后,在細胞液的作用下緩慢放出乙烯氣體,它的半衰期很短,容易降解,所以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植物激素一直以來在農業生產中具有提升產量、優化品質、延長保鮮期等重要意義。1928年溫特在實驗中發現了一種促進生長的物質,命名為生長素。
從此,人類開啟探索植物內源激素之路。隨著人們對產品的需求,不同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按照作用效果可分為生長促進劑、生長延緩劑和生長抑制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與“避孕藥”還有我們通常說的“激素”有很大差異,要在生物體內發揮作用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生物體細胞中必須存在一種特定的、對應的蛋白質。人體中并沒有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受體,所以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人體不可能起到調控作用。
但是,如果有果農不按國家規定濫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或者有商販根本不管乙烯利安全間隔期的規定,上市前一晚還在給香蕉噴灑大量乙烯利,過量乙烯利對人體有致癌和致畸作用。
消費者在購買水果時選擇正規商店購買,能削皮的可去皮再吃,用水或堿水浸泡清洗之后再食用也可減少農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