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英格爾 發布時間:2022-01-07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已經從最開始的追求保暖舒適轉化為功能性、安全、健康的消費觀念。抗菌紡織品是當今紡織品市場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功能性紡織品之一。所謂抗菌纖維及紡織品是指具有抑菌或殺菌的功能性作用的纖維或紡織品。
哪些纖維具有抗菌功能?抗菌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來認識幾種具有抗菌功能的纖維。
目前,抗菌纖維主要分為天然抗菌纖維和人工抗菌纖維:
天然抗菌纖維是指由于纖維自身的結構或含有的化學物質具有抑菌或殺菌的功能性作用的纖維。
人工抗菌纖維是指通過紡絲或后整理將抗菌劑加入到纖維內部或表面,抗菌劑在釋放過程中起到殺菌的作用的纖維。
天然抗菌纖維
木棉纖維
木棉纖維是具有兩端封閉的大中空結構天然纖維,中空率一般達到84.6%以上。有測試表明,木棉纖維對大腸桿菌(革蘭氏陰性菌)具有明顯的殺菌作用,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氏陽性菌)無明顯的殺菌作用,對于螨蟲的驅螨效果明顯,驅螨率達到87.54%。對木棉混紡毛巾織物進行抗菌測試,發現該織物不具有抗菌作用。
抗菌機理:木棉纖維外壁含有一種天然的、苦味的物質;木棉兩端封閉,不利于厭氧性有害細菌的生存;后處理及磨損過程中外壁抗菌物質脫落,使抗菌效果減弱。
殼聚糖纖維
殼聚糖纖維是甲殼素在濃堿溶液中加熱處理后脫除乙酰基得到的纖維,對蛋白質具有很好的親和性、無毒性,同時對各種細菌、真菌有較好的抗菌效果,常用于醫用敷料,例如止血棉、紗布等。
抗菌機理:殼聚糖對細胞有直接損傷或者胞外干擾作用;殼聚糖可進入細胞內與胞內蛋白質和核酸等物質相互作用,抑制細菌生長,干擾細胞正常代謝。
人工抗菌纖維
納米銀抗菌纖維
納米銀抗菌纖維發揮抗菌性是依靠不斷釋放的納米銀顆粒,其抗菌織物的常用合成方法是添加法和后加工法。添加法是將納米銀添加到纖維內部,其抗菌效果耐洗滌、抗菌效力持久;也有研究人員將銀離子添加于中空纖維的內壁上,但由于中空纖維的特殊結構,在釋放時,銀離子只能從纖維的頭尾端口釋放,抗菌效果有限;后加工法制得的纖維不耐洗,其抗菌性隨著洗滌次數和使用時間的增多而逐漸減弱,在產業用及服用中不適宜,屬于一次性抗菌制品。
抗菌機理:多數學者認為由于超細狀態的銀表面積極大,在水或水介質中會發生電離,但電離出的銀離子與細菌的一些成分或血漿中的蛋白質結合,或與氯離子反應生成沉淀,抗菌能力會下降。納米銀因為具有廣譜強效,滲透性強,且具有促進愈合傷口的作用,減少傷疤的生成,但納米銀存在著生物安全性方面的問題。
有機抗菌劑抗菌纖維
有機抗菌劑抗菌纖維是將微量的有機抗菌劑在不改變纖維的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加入纖維得到的一種抗菌纖維。有機抗菌劑在國外的研究較成熟,殺菌快而強,價格便宜等優點,以季銨鹽類、有機金屬類等為代表物。
抗菌機理:主要是由于抗菌劑與細菌的細胞膜表面的陰離子結合,破壞細胞膜的正常運轉系統,進而達到抗菌抑菌的作用。但有機抗菌劑存在著有毒,耐熱性差、易產生微生物耐藥性等問題。
應用領域
醫用紡織品
抗菌紡織品應用于醫學領域,可大大減少細菌的滋生及病人的痊愈,如手術縫合線、口罩、手術手套等。以摻沸石/棉(65/35)制得的抗菌織物在洗滌50次后對肺炎桿菌的抗菌率達70%以上。家用紡織品
家居紡織品由于溫濕度、氧氣等環境條件良好,容易滋生螨蟲和細菌等,因此家用抗菌紡織品的開發具有良好前景。
產業用紡織品
在過濾布、汽車內飾等產業用紡織品中也已經開始使用抗菌紡織品。例如在汽車內飾中使用抗菌座椅及內飾,可大大減少車內細菌的滋生;通過整理使過濾布具有抗菌性,可大大減少過濾物的細菌等有害菌的生存
上一篇光伏電站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