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2-23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2021年民生領域案件查辦第五批“鐵拳”行動典型案例。其中,深圳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因使用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被警告并處罰1452.57萬元。
這是一起固體飲料冒充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典型案例。
這些商家的套路都是基于消費者并不了解特殊醫學用途食品與蛋白固體飲料之間的區別,混淆視聽,以此來謀巨額利益。
但是如今這個套路行不通了。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新規。
在此次新規中,明確了關于“固體飲料需要在展示版面標示‘本產品不能代替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品等特殊食品’作為警示信息”;
“固體飲料產品名稱不得與已經批準發布的特殊食品名稱相同”;
“固體飲料標簽、說明書及宣傳資料不能使用文字或圖案進行明示、暗示或強調產品適用于未成年人、老人、孕產婦、病人、存在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人群等特定人群”等相關信息。
固體飲料是什么?
固體飲料/飲品指的是 “用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狀、顆粒狀或塊狀等,供沖調或沖泡飲用的固體制品” 。
根據《固體飲料》(GB/T 29602-2013),記者了解到,固體飲料分為8類,包括果蔬固體飲料、蛋白固體飲料、茶固體飲料、咖啡固體飲料、風味固體飲料、植物固體飲料、特殊用途固體飲料和其他固體飲料。不同類別的固體飲料有著不同指標要求。
隨著國內國際市場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和食品安全風險警示通報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對固體飲料的安全衛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GB 7101-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對固體飲料的衛生指標提出要求:
根據GB 7101-2003 《固體飲料衛生標準》,對固體飲料蛋白質、水分、菌落總數、霉菌等提出了限量規定,以保障固體飲料產品的衛生質量。
固體飲料如果微生物超標,將對身體健康產生威脅。
市場對固體飲料衛生質量逐步提高要求,側面也反映了固體飲料市場的逐漸火熱。各類代餐、蛋白飲品等受到了很多市場的歡迎。
固體飲料行業的市場規模
近年來,固體飲料行業市場快速增長。2017至2020年期間,規模以上固體飲料制造企業銷售額從645億元增至720億元。在我國食品工業中,固體飲料工業起步雖晚,但近幾十年來,行業發展十分迅速。
但與此同時,固體飲料行業發展也出現了部分行業亂象,在多年發展過程中,“固體飲料是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是部分行業人對固體飲料的玩笑總結,顯示出固體飲料行業的發展不規范問題。近年來,部分標注“特醫食品”實為“固體飲料”的產品被媒體曝光,給行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對此,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出一套生產管理標準,使產品原料專業化、系列化,并嚴格按照標準規范企業生產經營。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意在規范市場,為固體飲料的蓬勃發展建立好合規的市場環境。
因而固體飲料市場想要發展,合規是最基本要求。固體飲料產品想要進入市場,進行嚴格檢測,對標簽進行嚴格規范,才能避免日益嚴厲的重罰。
注意:普通人如何避免陷入“固體飲料”冒充“特醫食品”的騙局呢?
固體飲料生產門檻較低,獲得生產許可資質相對容易。而特醫食品需參照藥品管理方式嚴格監管,與特醫食品相比,含乳固體飲料對營養成分的限量比較寬泛,僅對蛋白質含量做了基本要求。
在購買特醫食品時,應該多注意看產品名稱。產品標簽上標示的產品名稱應為產品注冊批準的名稱,如×××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氨基酸配方食品(粉)等。
同時,也可以看適宜人群。合法正規產品標簽中應明確標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類別和適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