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3月14日發布的新冠肺炎診斷和治療計劃(試驗版本9),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傳播: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通過相對封閉環境中的氣溶膠,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后,氣溶膠是由分散和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體或液體小顆粒形成的膠體分散系統。分散相為0.001~100μm的小固體或液體顆粒,分散介質為氣體。液體氣溶膠通常稱為霧,固體氣溶膠通常稱為霧和煙
長距離和大面積感染傳播
氣溶膠的傳播距離遠,可以達到幾十米甚至數百米,遠遠超過水滴的傳播距離。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指出,病毒或細菌可以通過氣溶膠長距離傳播,并在短時間內造成大規模感染
事實上,許多行為都可以產生氣溶膠,例如呼吸、咳嗽、說話、吐痰、嘔吐、排便(水洗),等等。醫療檢查人員和其他人員在接觸患者的血液、尿液、糞便和其他樣本時也會產生氣溶膠

由于產生氣溶膠的方式很多,病毒通過氣溶膠的傳播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隱蔽性。特別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強大空氣傳播能力的Omicron變異病毒,在2021 6月進一步提高了氣溶膠傳播的效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多名工作人員合著的一篇題為《呼吸道傳染病氣溶膠傳播風險及防控建議》的文章提到,以流感病毒為例,可以通過氣溶膠有效傳播的流感病毒可以比不能在氣溶膠中有效傳播的流感病毒保持更長時間的穩定
鑒于病毒氣溶膠的傳播特點,空氣環境的采樣和快速檢測,以及區分醫院診所、病房等關鍵區域空氣中病毒氣溶膠的污染程度,污染區、緩沖區、安全區等對保護員工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對空氣環境進行采樣和檢測,進一步研究病毒氣溶膠傳播規律,對于預防和控制病毒在公共場所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生物氣溶膠中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便攜式氣溶膠采樣器作為前端采集設備,用于在需要的地方采集空氣樣本;然后,利用核酸擴增儀對采集的樣品進行檢測和分析
通過手持式取樣器和熒光實時檢測器的結合,操作簡單,應用廣泛。無需核酸提取和P3實驗室,即可實現生物氣溶膠中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采集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