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英格爾檢測 發布時間:2022-11-11
目前,我國存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和衛生標準與其他質量和產品標準并存的現象。這些法規和標準是由不同的部門制定的,從不同的方面規定了化妝品的安全性,相輔相成,但在某些方面是有區別的。化妝品注冊備案工作實際主要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的化妝品檢驗方法分為微生物檢驗方法、理化檢驗方法、毒理學評價方法和人體適宜性評價方法。其中毒理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急性毒性、動物皮膚黏膜刺激試驗、亞慢性毒性、致畸、致突變、慢性毒性、致癌等24項。人體適宜性評價主要是指人體斑貼試驗和人體試用試驗的安全性評價。2019年9月,國家醫療用品管理局發布實施了《化妝品注冊與備案檢驗標準》,對不同類型化妝品的檢驗項目做出了具體規定。
目前,我國化妝品毒理學評價使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是動物試驗。然而,近年來,公眾對動物福利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動物試驗的倫理問題一直備受爭議。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動物實驗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動物的皮膚和角膜在生物結構和生理功能上與人類的皮膚和角膜有很大的不同。動物毒理學試驗的評價標準主要是實驗者的主觀評價,不同實驗者的結論可能不同。另外,動物實驗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試驗周期長。
在化妝品安全性評價中,體外檢測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體外替代方法的研究,并將其應用于化妝品安全性評價體系。2016年以來,我國陸續發布了化妝品用化學材料3T3中性紅攝入光毒性試驗方法、化妝品用化學材料體外腐蝕大鼠皮膚耐受性試驗方法、皮膚光過敏試驗方法、化妝品中游離甲醛試驗方法、化妝品用化學材料體外兔角膜上皮細胞短期暴露試驗、皮膚過敏:局部淋巴結試驗:DA、皮膚過敏:局部淋巴結試驗:Br DU-ELISA、化妝品用化學物質體外皮膚過敏:直接肽反應試驗、化妝品中斑蝥素和氮芥的檢測方法、化妝品中十種α-羥基酸的檢測方法、細菌突變試驗和致畸試驗,修訂完善了《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