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0-04-09
近期,多省份部分年級學生已經陸續開學,多地畢業年級的學生復課,包括江西、湖南、海南、山西、陜西、河南等省,另有一些省份也將陸續復學。堪稱“最長假期”的寒假終于有了結束的征兆,但是保障復學安全將成為重中之重。
截至目前,各地區對校園疫情防控采取多種舉措,印發防控指導手冊、調整上課時間和宿舍分配、排查安全隱患;然而校園安全不僅僅是疫情和病毒,危險存在于學生所接觸的方方面面,也一直困擾著家長。
比如,食堂的飯干凈安全嗎?學生用的文具用品會引發身體健康問題嗎?自己的孩子可能遭受霸凌、猥褻等傷害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無一不牽動著萬千家長的心。
“救命孔”卻少有人知曉
若問家長,知道筆帽上有個小孔嗎?了解小孔的作用嗎?
大部分家長對此并不關注,調查顯示,知道筆帽上有小孔的家長比例不足60%!不知道這個小孔用處的家長比例居然高達90%!
實際上筆帽上的孔是用來救命的!
如果有孩子誤吞了筆帽,這個小孔能夠保證孩子不會短時間窒息而亡,為搶救提供更多的時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 21027-2007)中的規定,書寫筆、記號筆、修正筆和水彩筆的筆帽應符合下列3條規定中的至少一條:
1.筆帽尺寸足夠大,孩子無法誤吞。(垂直進入直徑為16毫米的量規時,不通過部分大于5毫米)
2.筆帽體上需要有一條連續的至少6.8平方毫米的空氣通道。空氣通道可以由筆夾等凸起的部分提供,且兩端的長度應不短于筆帽兩端長度2mm。
3.筆帽應在室溫最大壓力差1.33千帕下,最小通氣量為8升/分鐘。
每一個條件都是為學生的生命提供一重保障,然而還是能夠看到很多商家生產時,并沒有按照國家標準,筆端沒有設計出小孔,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吸引人的造型。
重金屬、塑化劑,文具中到底存在多少有害物質?
修正液中含有致癌物質;
小孩子咬鉛筆頭會鉛中毒;
橡皮含有大量的塑化劑;
作業本太白是增白劑過量;
有香味的文具影響孩子腦神經發育;
太多關于學生文具的言論,到底哪些是謠言,哪些需要重視?
修正液
修正液的原理就是,用甲基環己烷把鈦白粉溶解混合后,涂改在作業本上,形成白色的固體,覆蓋寫錯的地方。而打開修正液時,那股刺鼻的氣味大多就是甲基環己烷,盡管不如苯類物質毒性高,但是同樣具有一定的毒性,且不能吞食,也可能接觸皮膚產生過敏現象。
橡皮
參考相關的標準,對橡皮的塑化劑析出含量進行測試。將橡皮切成小塊,放入小燒瓶內并加入正己烷模擬“油性”,以此來溶出橡皮內的塑化劑。隨后進行超聲波振蕩,再用“氣質聯用儀”(氣相色譜儀+質譜儀)做檢測,最終檢出確實含有塑化劑。但是橡皮中的塑化劑含量較低,不與嘴巴接觸進入到體內就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
鉛筆
“鉛筆”中的主要成分的石墨,所以并不會“鉛中毒”。但是有咬筆頭習慣的學生會將鉛筆頭上的油漆也給“吃掉”,需要糾正使用習慣。
作業本
國家標準要求的作業本等產品反射亮度不能超過85%的限值。太白太亮的作業本很可能是過量的添加了熒光增白劑,對視力有一定影響。
“香味”文具
由于添加了化學試劑才具有芳香氣味,主要是與苯相關的芳香烴類物質,尤其是不合格的產品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引起頭痛等神經癥狀。
隨著文具市場上對個性文具的熱衷,不少生產廠家在生產時,未按照國家標準設計制造,而學校門口的文具店更是以學生喜好為出發點,出售一些不合格,但是外觀吸引人的產品。
選購文具用品時,不能僅看外表,更要注重質量。選擇正規品牌和廠家,購買時看清是否有無毒、環保等標識,是否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必要時向商家要求查看相關質量測試評價報告。
看得見的危險和看不見的危險一樣需要重視,校園安全不是口號,也不是片面的防疫或者宣教,在可控范圍內,真實地方方面面的安全標準與規范,才是社會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