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英格爾檢測 發布時間:2022-07-05
穩定性研究是藥品開發和注冊申報藥學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ICHM4Q(R1)CTD格式資料2.3.S.7(原料藥部分)要求:1。總結穩定性研究的類型、方案和結果;2.提供穩定性試驗結果,如強制降解研究和強制性試驗,以及確定的儲存條件、復檢日期或有效期(如適用)。3.2.P.8(制劑部分)要求:1。總結穩定性研究(調查條件、樣品批次和分析方法);2.簡要討論穩定性研究的結果、結論和數據分析;3.提供存儲條件和有效期,以及使用中存儲條件和有效期(如適用)的相關結論。
1990年,國際人藥注冊技術協調會(ICH)由歐盟、美國和日本藥品管理機構和制藥企業管理機構共同創立,其目的和使命是:合理優化藥品注冊資源,避免重復提交和評估申請材料,實現全球協調,確保藥品開發、注冊和維護,使藥品安全、有效、高質量,同時滿足高標準。
近年來,ICH該組織目前包括18個成員國和33個觀察員國,其指導原則越來越被各國藥品管理局和制藥行業所接受。2017年,ICH接受了NMPA(原CFDA)中國正式成為申請ICH2018年和2021年當選成員國ICH管理委員會成員。
其中,Q1A(R2)從API制劑分別規范了穩定性研究的整體框架和操作內容;Q1B對應的實際是光照影響因素試驗,對樣品的放置、樣品分析及結果判定作了更為詳細的描述,此二者也是目前穩定性試驗的主要參考依據。Q1C、Q1D和Q1F補充穩定性研究過程中的具體問題;Q1E則是在Q1A(R2)在數據評價部分的基礎上,在完整或簡化設計研究中補充了多種因素,重點介紹了何時及如何使用外推法。
評價方法Methods
1、首先,實際樣品本身在各個時間點的質量是不可預期的,除符合擬定的貨架期質量標準和各特定檢測項目本身的符合性要求外,ICHQ1A(R2)制劑的顯著變化是各調查指標是否異常最直觀的結果,具體摘錄如下:
(一)含量與初始值相差5%,或采用生物或免疫法測定時效價不符合規定;
(2)任何降解產品超過標準限度;
(3)外觀、物理常數、功能試驗(如顏色、相分離、再分散、粘結、硬度、每壓劑量)不符合標準要求。但在加速試驗條件下,可以預測一些物理性能(如螺栓變軟、霜凍熔化)的變化;
另外,對于某些劑型:
(4)pH值不符合規定;
(5)12個劑量單位的溶出度不符合標準;
(6)失水率(補充)也應在半滲透包裝容器中檢查。
2.其次,除了縱向變化趨勢(如批次樣品在長期和/或加速過程中是否有規律)外,批次間變化的程度也會影響未來生產的產品在復試日期內符合標準的可靠性。當然,這里的批間差異可能體現在0月份。一方面反映了品種本身的變異特性、物料控制和處方工藝水平;另一方面,要注意不同批次樣品的變化趨勢是否一致,同步參考制劑的質量水平差異。
如果數據顯示降解和變異很小,恭喜你,可以省去正式的統計分析,簡要描述申請的復檢期是合理的。
3、定量檢測屬性通過表格、圖表和總結敘述得出適當的結論。定性指標和微生物指標的一般報告符合規定。
4、外推法
(1)外部推法適用于可能隨時間而變化的定量參數。根據申報要求,現有的穩定數據往往不覆蓋擬定的復驗期或有效期,因此建立已知數據與未來數據的關聯已成為穩定性評價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在加速試驗條件下沒有明顯變化。
(2)外推法的具體方法是將平均曲線95%單側置信限與認可標準相交點對應的時間點作為貨架期。如果分析結果表明批間差異較小,最好合并數據進行整體評估。首先統計檢查每批樣品回歸曲線的斜率和截距(如P值>0.25表示無明顯差異)。如果不能合并,總貨架期可以根據貨架壽命最短的時間來確定。
外推穩定性研究數據的合理性取決于對變化模式的理解、數學模型的擬合和相關支持數據。任何外推法都應保證外推獲得的復檢期或貨架期對未來放行時接近放行標準的批次有效。外推法獲得的復檢期或貨架期架期,應采用后續獲得的長期穩定性數據不斷驗證。特別是在外推復檢期或貨架期的最后時間點,應驗證承諾的批次。
(4)外推法評價的實際操作過程可參照下圖的決策樹進行,最終目的是根據現有數據結果和樣品的穩定性風險預測復驗期或貨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