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英格爾檢測 發布時間:2022-07-05
穩定性樣品選取
三批自研制劑的規模應符合要求。Q1E中提到,考慮生產和分析的變異,盡可能保證注冊批樣品0月含量接近標示量的100%:過高則申請中擬定的貨架期可能過長;反之,過低則在擬定的貨架期結束前,其含量可能已低于質量標準。
另外,0月的檢測理論上是從穩定性放樣開始計,而實際操作中,可能往往為成品的檢測結果,如實際放樣時間有較大出入,一方面根據內部管理規程只執行,例如超過1個月,則復測,另一方面還應針對具體檢測項目是否重新檢測宜作風險評估。
參比制劑的選取:如已有研究結果已充分反映出自研樣品具備良好的穩定性,信心足,則對市售品的生產日期要求可適當放寬,畢竟穩定性結論中“不劣于參比制劑”還應注意參比制劑批次的實際生產日期。
2.考察周期及放樣量
參照RLD的效期,按指導原則推薦的長期和加速時間點放樣,一般自研樣品考察至Exp+1,RLD考察至近效期。
3.多規格多包裝
作為研發分析崗位,處方工藝鎖定后,甚至在穩定性階段可能也需要配合制劑部門篩選一些關鍵質量屬性。除品種本身的多規格外,可能還涉及到不同包裝,加上本身的3批同步考察,樣品批次甚至超出個位數。如此龐大的樣品量,遇上加速1~3月,時間點密集,加上內部管理規程對穩定性樣品檢測的時效性要求,儀器和人員的壓力巨大;同時,忙中出亂又是另一個隱患。
ICHQ1D的括號法和矩陣法對多規格樣品的穩定性研究中的簡化研究進行了很好的補充。括號法關注的是極端水平,對規格進行了簡化,假設任何中間水平樣品的穩定性可以被所選擇的極端水平樣品的穩定性所代表;矩陣法將試驗樣品簡化為時間點對全部因素組合的一個選定子集,假設受試的每個樣品子集能代表著所給時間點上所有樣品的穩定性,從而對檢測頻率進行了簡化。
往往一個品種做到穩定性研究中期了,會給我們帶來意外的結果。穩定性數據結果應評估物料平衡,考慮會導致物料失衡的因素,趨勢“不明顯”或者“反常”的原因可從多方面入手,此處可按“人、機、環、法、料”的順序去排查:(1)檢測是具體分析人員執行的,首先操作過程有沒有異常,是否對操作規程有深入的認識和嚴格的執行;(2)穩定性時間跨度大,儀器、設備、色譜柱性能是否差異大;(3)操作規程中對檢測環境是否有嚴格要求,尤其是一些特殊劑型的特殊檢測項目,對環境溫濕度敏感;(4)檢測方法經系統的方法學驗證,自身的變異應能滿足穩定性樣品的指示能力。一般到穩定性階段了,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檢測方法(包括樣品制備方法)需要調整。(5)樣品本身的批內、批間差異性。
穩定性試驗本身時間跨度長,數據龐雜,而往往研發人員認為都已經到穩定性階段了,本身分析方法就已經過驗證和轉移,不管樣品是RD還是QC部門檢測,按照擬定的標準和限度檢檢樣就行,而忽視了對穩定性數據的及時匯總和科學分析,以致趨勢超預期、甚至相關檢測項超出貨架期質量標準限度,才不知如何補救,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