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1-11-11
10月3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二十六次會議(COP26)在英國格拉斯哥開幕,持續到11月12日閉幕,在大會召開前,中國先后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預示著生態發展、環境保護和管理將成為未來各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碳中和”大背景
20國同意終止海外化石燃料項目投資
就在今年,衛星圖像顯示,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冰山A68,融化分解成“無數小碎片”,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而這樣的環境危機并非個例。氣候變暖、土壤退化、水污染、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等,讓全球各國都意識到環境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面對這樣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在大會上,美國、加拿大和其他18個國家同意到2022年底前終止對海外化石燃料項目的融資。這不僅包括煤炭投資,還包括天然氣和石油投資。
而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環境污染現狀也不容樂觀,尤其是空氣污染,正威脅著人們的生存。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數據,在過去十年中,4 個國家(中國、美國、印度和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 55% 以上。研究顯示,中國每年因此而損失9000億美元。
目前,我國正處于能源轉型階段,為發展低碳經濟,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作為一個工業大國,工業污染是我國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在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要求推動有色金屬、鋼鐵、建材和石化化工四大行業碳達峰。并采取強有力措施,對“兩高”項目實行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
“兩高”項目
5月3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嚴格“兩高”項目環評審批、推進“兩高”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依排污許可證強化監管執法、保障政策落地見效5個方面作出規定。
政策一出,緊接著就出現了各地的“拉閘限電潮”,一方面,中國向世界莊嚴宣示提前碳達峰、實現碳中和目標,彰顯了我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另一方面,部分地區傳統污染行業結構調整放慢,面臨很大的環境保護壓力;“散亂污”企業生產技術、工藝比較落后,污染治理水平較低;化學工業、制造業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難度較大。全面推進綠色發展、創新發展與高質量發展,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這樣致力于實現“碳中和”的背景下,企業發展自然受到影響,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自然會受到更多限制。因此為迎合綠色發展,很多政府招標項目基本上都要求“企業須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ISO14001是關于環境管理方面的一個體系標準,它是融合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在環境管理方面的經驗于一身,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科學的、操作性強的體系標準。隨著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以及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的消失等重大環境問題日益嚴重,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應運而生,它的出現順應國際環境保護的需求,是依據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而制定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能改變以往的粗放式生產經營和浪費型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資源和能源的嚴重浪費以及環境污染、生態環境的破壞。
近十年,國家用于環境污染治理的投資總額也保持震蕩上升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年鑒數據,2010年工業污染治理完成投資持續增長,2014年達到最高峰,2016年以后呈現下滑的趨勢。2019年工業污染治理完成投資615.15億元,同比下降1.0%。隨著“碳中和”的出現,中國工業環保行業發展空間依然廣闊。
如今企業污染環境違規事件頻頻發生,企業在利用自然資源追逐利益的同時,也應該承擔起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職責,實現環保生產,建立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順應全球環保大潮。